全国咨询热线:
联系我们

全国免费服务热线:
手机:
邮箱:
地址 :
联系人:
您的位置: 主页 > 京东代运营 > 京东运营 >
京东运营

“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明珠”!中白工业园以产

时间:2023-03-10 16:59:00 作者:淘宝代运营 点击:

编者按: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10周年。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节点,白俄罗斯是最早响应并积极参与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国家之一。双方共建的中白工业园也走过了十年的发展历程,如今已成为中白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标志性项目,也是合作规模最大、层次最高的境外经贸合作区。近年来,中白工业园遭遇新冠肺炎疫情、俄乌冲突、西方制裁等“黑天鹅”事件。作为连接欧亚的重要枢纽,中白工业园如何抵御危机和混乱的不利影响,发挥地理位置、营商环境、R&D创新等优势,持续吸引更多企业入园开拓市场?《环球时报》记者近日对钟白工业园区相关负责人和入园企业代表进行了深入采访。

75f6ea50c5b1f1fa5a0d60c1a82c21d3u5.jpg?w=1260

064e824f8c905e1ba0f740d2ebda920du5.jpg?w=1260

"钟白工业园区的区位优势非常明显."中白工业园区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专访时表示,该园区位于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机场附近,总面积112.5平方公里。由于白俄罗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上连接欧亚的重要枢纽,法律健全,政府诚信度高,社会安全系数全球最高,这为中白工业园区及其企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中白工业园最大的优势在于政府合作水平高。通过以总统令的形式发布各种优惠措施,保障投资环境。

据《环球时报》记者了解,入园企业开始盈利的前十年免征所得税,十年后的2062年减半征收所得税;园区企业进口设备免征增值税;园区工作人员个人所得税比白俄罗斯低4%;园区管委会设立了一站式服务中心,帮助园区企业办理赴俄经商手续。

据李介绍,目前已有15个国家的107家企业落户工业园区,其中中资企业50家,占比46.73%;白俄罗斯企业37家,欧美等国资本企业20家;本协议总投资为13.3652亿美元。入驻企业涵盖机械制造、电子商务、新材料、中药、人工智能、5G网络开发等领域。据白俄罗斯国家通讯社报道,习主席称中白工业园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明珠”。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曹和平告诉《环球时报》,白俄罗斯的农副产品是中国所需要的,在中国加工制造生活用品有巨大的市场需求。“如果园区能够很好地融合,就相当于把中国的国民经济体系结构平移到白俄罗斯,让中白两国的国民经济体系跨区域、跨国界延伸,形成真正的产业机制。”

中白工业园的园区发展规划分为五期,最终目标是发展成为2万多人口的明斯克卫星工业城。经过前五年的发展,钟白工业园区已完成一期8.5平方公里的基础设施建设。2021年进入第二个五年发展阶段,重点发展5G、无人车、新材料等九大产业。目前,园区已获批首个无人车测试区和首个5G测试区。据李介绍,“白俄罗斯国家馆”电商项目已于2022年6月在和电商平台上线运营。通过直播白俄罗斯优质产品,该项目去年累计销售额达893.35万元。

f3f698d045a91383fd6c731a307f90b6u5.jpg?w=1260

然而,近年来,新冠肺炎疫情、俄乌冲突、西方制裁等“黑天鹅”事件在一定程度上打乱了中白工业园的发展节奏。李告诉《环球时报》记者,由于俄乌冲突和西方制裁的外溢,许多中西方投资者暂停了投资计划,中白工业园作为开拓欧盟市场“桥头堡”的优势也发生了变化,招商难度加大。园区部分企业面临经营成本上升、融资支付渠道不畅、物流受阻、招工难等压力。此外,由于制裁,中白之间的双向支付渠道受到很大阻碍,导致入驻企业的资金流动非常困难,也成为潜在投资者进入园区的障碍。

外部环境的变化并没有阻挡中白工业园的发展进程。据李介绍,园区多渠道帮助企业解决融资、汇率、支付渠道不畅的问题;协助园区企业拓展市场,推动机械制造企业参与进口替代进程,深度开发白俄罗斯市场。

这些解决方案带来的成果直接体现在园区的招商引资和商业运营上。刚刚结束访华的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表示,据最新统计,仅去年一年就有19家企业入驻中白工业园,截至2月22日,今年以来园区新增7家企业。白俄罗斯国家统计委员会数据显示,2022年,中白工业园企业净利润达3410万白俄罗斯卢布,同比增长1.4倍。

据网站《今日白俄罗斯报》报道,白俄罗斯经济部长切尔维亚科夫近日表示,制裁不仅是限制,更是商机之窗。随着西方公司的撤离,白俄罗斯市场的行业空白为园区企业创造了额外的竞争优势。园区可以快速提高技术装备、交通运输等领域的国产化水平,及时用这些产品替代日渐式微的进口产品。李认为,供应链中断在欧盟地区将持续很长一段时间。“俄语市场对进口替代的需求会很大,未来有必要适时引进中国相关工业企业填补空白需求。”

“考虑到外部环境的巨大变化,中白工业园今年将重点打造两个平台。”李说,一是发挥产能合作平台作用,发展模式将从大规模开发向以产业规划为导向的精耕细作转变,打造产业集群。中国和白俄罗斯深化了在高科技、数字经济、人工智能、大数据和电子政务方面的合作意向。另一个平台是两国经贸合作平台。我们将继续加大新兴业务的发展,培育新的创收渠道,如探索绿色生态业务。

“白俄罗斯泥炭漂亮便宜,但大多用作燃料和低端改良肥料,开发技术和质量相对落后。然而,中国的土壤改良、育种和种植行业对泥炭的需求正在增加。基于此,我们将白俄罗斯泥炭作为绿色生态的主要产品,推动其泥炭技术改进和产品升级,满足中国的市场需求。”据李介绍,去年9月22日,白俄罗斯第一列泥炭列车销往中国市场。

中白工业园凭借地理位置、产业结构、投资和营商环境等优势,成为中国企业开拓海外市场的重要平台。

“许多国内大型出口型生产企业过去主要面向美国市场。在中美摩擦加剧的形势下,中白工业园可以帮助中国企业开拓更多的国外市场。”中白工业园区发展有限公司原总经理闫刚在接受《环球时报》采访时表示,中白工业园区辐射欧亚联盟和欧盟,覆盖6亿多人口,中国企业众多

“如果说过去40年中欧之间的贸易主要集中在西欧国家,那么未来15到20年的重点将是西欧和前苏东板块。”曹和平告诉《环球时报》记者,新冠肺炎疫情和单边主义给国际贸易环境带来了很大的不确定性,中国应该走更加平衡的内外“双循环”经济发展道路。“目前,外部流通需要寻找新的支点,钟白工业园区是一个重要支点。”

与其他工业园区不同的是,中白工业园还希望充分发挥周边国家科研实力的优势,将自身打造成为“一带一路”式的海外科研合作平台。中白航天高技术产业R&D中心有限公司2018年落户中白工业园。公司董事长、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六院国际化总工程师李平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在多方支持下,公司在中白工业园建立了首个海外实体R&D中心,与白科学院、白国立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中科院西光所资产公司等国内外合作伙伴合作运营了多个国际联合实验室,涉及新材料、等离子技术等领域。“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的煤化工、石化技术可以转化应用到民用领域,适合‘走出去’发展。白俄罗斯有苏联‘装配车间’的美誉,在数学、物理、机械制造、光学等诸多领域处于欧洲先进水平。双方合作空间很大。”李平表示,近期,公司联合白科学院、央企、地方政府,搭建数字碳中和国际合作平台,为实现“双碳”目标、可持续发展和“一带一路”绿色发展贡献力量。

据《环球时报》记者了解,该园区还推出了星火计划,为初创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并帮助白孵化大型科技企业。未来,园区还将探索中医药走出去的可行路径。